未知 时间:2016-11-22 09:50
|
非法获利近3亿元!近日证监会查处首例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跨境实施操纵市场的典型案件。不法投资者唐某博等人绕道香港开立证券账户,借道沪股通交易机制反向操纵A股的“猫腻”最终难逃法律严惩。作为市场操纵的“惯犯”,唐某博等人企图借用新工具再次伸手,却给自己惹了新“麻烦”。首例沪港通跨境操纵案告破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折射出市场监管面临的哪些漏洞和新问题?
第6次被捉!
历史回溯指向“惯犯”
2010年唐某博等人就进入了中国证监会稽查部门的执法视线。2010年以来,唐某博等人已经多次被证监会行政调查和处罚。算上这一次,他们已经是第6次被捉了!今年年初,交易所监控发现,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成交明显放大,股价涨势明显高于上证综指涨势。大数据分析显示,来自香港的证券账户与开立在内地的某些证券账户相互配合,频繁自买自卖、高买低卖,连续拉抬后反向卖出,有操纵市场重大嫌疑,沪港通开通以来首例跨境操纵线索浮出水面。据调查发现的线索,证监会查获了唐某博伙同多名家族成员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以本人和他人名义开立证券账户、内外配合,实施跨境操纵的违法事实。经查,唐某博等人涉嫌操纵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交易金额近30亿元人民币,获利4000余万元。证监会查实唐某博等人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涉嫌操纵其他5只内地股票,非法获利近2.5亿元。
误导与欺诈!
市场操纵难逃四宗“罪”
唐某博等人多次违法的历史也是市场操纵不断演进的缩影,其违法犯罪手段日趋复杂和隐蔽。香港证监会某执法人员对市场操纵的危害,业内人士将其归纳为四宗“罪”:
“罪状”一
通过欺诈手段,误导广大投资者,破坏作为证券市场基石的“三公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罪状”二
破坏有效价格机制,损害资源配置功能。通过有意拉抬或打压特定证券的价格,人为影响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使证券价格与公司的经营状况脱离,操纵者就在人为造成的证券价格异常波动中误导资金流入;
“罪状”三
破坏市场竞争机制,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市场操纵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扭曲证券市场的价格,同时也使投资者无法或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从而使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罪状”四
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专家表示,证券市场的恶意炒作、违法操作造成的虚假繁荣,以及不合理和异常的价格波动,都有可能促成、加深或延长一国的社会经济危机。
打击“飞车大盗”!
击中市场乱象“七寸”
市场人士称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监控越来越难:高频、程序化交易操纵好比是攀附在磁悬浮列车上的“飞车大盗”,必须用全覆盖的实时摄像头才能观测到其从投资者手中抢夺财物的全过程;而传统的连续交易操纵、约定操纵等手法则是大街上拔腿就跑的小偷,即使跑出几个街区也难逃围捕。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roll/zixunent/2016/1122/1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