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经济网官网

海峡经济网

首页 > 商业 >

社交电商这变化,连VC们都懵逼了

未知   时间:2017-05-18 20:02

  过去的2016年,创投圈有些寡淡。

  创业者挣扎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耳边却是投资人的念叨:半年来一个好项目都没看到,钱都花不出去。炙手可热的直播、网红电商,风口的共享经济都没能让资本兴奋太久,这些商业老狼们早意识到,智能手机出货量数字滞涨明显,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增长值在变小。

  不过,疲软境地下,电商在内容创业热浪的刺激下却等到了冲锋“号角”。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提出,“电子商务全面融入、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动力”的发展目标,确立“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0万亿元、网上零售总额10万亿元、相关从业者5000万人”的三大发展指标。

  而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三五”期间移动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市场规模已超千亿,预计未来仍将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越3500亿元。

  有人说这是传统零售第二春,另一部分则说这是电商进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无论如何,这样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空间无疑是针强心剂,让所有人再次嗅到了新商机。

  「又变脸了,资本居然不再是主角」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开启了一条独特的增长之路:创立—融资—扩张—再融资,这条循环的链条中,VC(风险投资)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环。如今,颜色不够用的共享单车满大街都是甚至造成了“新困扰”,可以想象它离“过气”已不远,而新入局的共享充电宝凭种子轮的BP就融到了B轮。眼看高楼起,宴宾客,高楼塌,创业神话的泡沫越来越大,有人戏称那是魔幻主义VC界的“杰作”。

  不过,一直在“捕/造“风口的VC们这次终于在电商领域看到了“旧日”新火种: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这个概念,在蘑菇街美丽说之后已经沉寂很久,但2016年却再次成为资本新宠。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强势的金主。一反高冷姿态,主动“投怀送抱:表示“求带玩”。因为现阶段的社交电商投资热,不是资本用钱烧出来的,而是那些创业者淌出血路之后,资本追上去“锦上添花”。

  前日高攀不起,昨日爱理不理,如今穷追不舍。只是3年时间,社交电商创投圈就演绎了三生三世世间百态。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IDG中国、红杉资本中国、软银中国资本、纪源资本、险峰长青、天图资本、今日资本、高榕资本等中国一线投资机构都在积极布局社交电商、新零售赛道。中鼎创投、凯欣资本这些早早就投中了三分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零售社交电商领域共有26起融资事件。从融资轮次来看,社交电商的A轮占比相对较大,初创早期项目已经很难进入投资人视野。其中垂直细分领域的社交电商更受资本青睐:生鲜、母婴、三农、跨境进口领域的投资率一直很高,易果生鲜、宝宝树、和茶网、达令、扫货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完成了最新占位,垂直电商也从最初的“卖吆喝”进入拼品质、拼服务、拼供应链、拼仓储物流布局等的新阶段。

  「网红?NO!普通人才是最好的商业载体」

  那些在互联网圈摸爬打滚的多年的电商老手们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去中心化的,推广成本的增加使得品牌商们的利润空间有限,只有改变玩法,才有可能破局重生。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6移动社交电商行业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超过70%的用户愿意在社交网络分享购物情况;超过60%的用户受到好友推荐、社交分享的影响而有过购买行为;食品、服饰、家居是社交电商消费者最爱分享的三大品类;平图案、秒杀、砍价是最受用户喜爱的移动社交购买方式。基于信任基础上的分享、价格优势、优良的商品和服务体验,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共鸣。

  传统电商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卖家经营成本的上涨,消费者购物需求入口的改变都开始倒逼电商业态寻求新的突破口。

  线上线下的商家们终于达成了共识:忘记那条线,打通线上线下,让高度信息化的数据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流动,线下人群数据化,线上线下同时引流。”互掐“了多年,在移动化浪潮下,“多年冤家终成眷属”,双方选择了”彼此融合,共同升级”。

  传统零售需要借助互联网力量“上线”,后电商时代线上电商需要落地,社交是最好的供需连接器,社交电商正好踩准了节点。

  “拥有'线下载体的新零售'是'开往春天的列车'。刘星表示:电商并非已成往事,新一代电商还会带来风雨;新零售就是新业态、新人群、新品牌、新技术的结合。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如是说到。

  其实,在流量红利的低谷期,社交电商也好,网红电商也罢,都是流量池里的“鲶鱼”,成功搅动了各方参与者。网红看似只是花式导购,实则是新零售的前沿探索,在社交网络、电商、粉丝经济之间进行边界突破,形成了去中心化、人格化、个性化、社群化的独特商业形态。网红依附于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成为这一生态中的人本载体。

  蘑菇街、有赞到现在的云集微店, 社交电商在供应链管理上一直在下沉,除了通过社交流量大幅降低前端成本外,后端配套的中央物流、仓储、运营服务。都沉下去之后,参与的人也能下沉了,普通人也开始利用社交电商创业,人本载体从网红变成了普通人。

  「有赞之后,下一个创变者已至」

  电商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穿什么样的外衣便是怎样的气质。

  不管是移动电商、网红电商、还是社交电商,最终落脚点是电商,即使靠优化流量获取,用户差异化运营有了立足之地,前台包装故事的套路最后还是得回归电商后端硬实力的比拼:供应链够不够强、品质是不是足够优、价格够不够实在、配送是否及时、客服售后是不是跟得上,这些才是衡量综合实力的核心标准。

  成立6年的有赞,2017年3月以41亿港币的市值在香港借壳上市了,创始人白鸦成了移动社交电商领域的第一个最大受益者。有赞算是第三方移动电商服务平台的行业标杆,与口袋购物等玩家均属于移动社交电商领域的第一波弄潮儿。

  4.26日,在是狮享家基金大头club“变现大于天”的内部分享会上,白鸦直言:过去两年,未来三年,现有电商估计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了,因为流量被垄断了。“

  还有变数的是未来电商。消费升级趋势下,因分享带来的消费量逐渐增加,围绕着一群人做生意成为新的模式。”

  换句话说,那些自带流量的人,天生就是赢家。社交电商,虽然前端自带流量,但后端货源短缺,团队懂吆喝,但不懂卖货是通病。想在移动平台上实现轻松卖货必须要解决货源渠道、选品、运营、品控、客服维护等一系列问题。

  相比有赞到位的前端服务,云集微店底盘更重,下沉更彻底,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重新组织和改造,逐步探索实现供应链流程、消费体验、获客方式与用户价值的最优化。

  社交传播路径下,云集微店渠道商、广告商身份二合一,未来也会承担起导演者的角色,不是真正生产商品,而是反向倒逼生产商,实现帮消费者精选商品,到帮消费者包销定制,打造制造零售业供应链。

  两头都很买账。一个熟悉的人透露,想入驻云集微店的品牌商挤破了头。而在销量上,刚刚过去的5月16日,12小时平台交易额实现了破亿。在云集成立之初,想要卖上一个亿,需要6个月时间才能做到,社交零售的势能正在引爆。

  与此同时,社交电商市场开始逐步走出混乱的暗雾期,规范化被提上议程。精选SKU,引入SGS第三方检测机构,严控质量检测环节。两年的时间,很多课都在补上,传统电商受限于自身模式无法克服的问题,也在补上。

  “就那么点人看货,几百万个SKU都是正品?不可能!”一位传统电商的卖家自己都笑了。

  这也是云集创始人肖尚略坚持只做2000个SKU的逻辑。“我管不了太多,我希望个个是有保障的精品。”

  云集微店享受了低成本社交流量的红利,也在承受“品质曲线”落差下的遗留问题。顺应国内消费者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消费需求,好奇云集微店的人、踊跃追捧的人、不理解的人、同样都很多。

  但至少,怀疑者在减少,同行者在增多。去年此时,云集微店门可罗雀。2周年庆时,明星云集送祝福,全球品牌来参展。最容易让不同意见者达成共识的,是时间带来的变化。

  与创投圈资方的心情一样,这变化有点快。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roll/lady/2017/0518/21357.html

打印 分享到

>>图片 · Phot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