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9-10-16 09:07
[摘要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此前合资券商在市场中的表现普遍不甚理想,且合资券商容易存在文化冲突等问题,不排除有更多外资机构更有意愿在境内设立全资控股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维 北京报道
酝酿全资控股的证券牌照,正在成为部分外资机构的诉求。
10月15日,市场消息指出花旗集团将在中国设立全资证券子公司,开展经纪商和期货交易业务;而就在此前一日,法国第三大银行法兴银行中国区全球市场负责人在一次金融论坛上表示,其已放弃在华设立合资券商的计划,转而组建一家全资子公司。
事实上,花旗、法兴的“闻风而动”,均是对证监会释放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信号的反映,日前证监会已明确2020年内取消证券、基金、期货三类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此前合资券商在市场中的表现普遍不甚理想,且合资券商容易存在文化冲突等问题,不排除有更多外资机构更有意愿在境内设立全资控股券商。
花旗、法兴“摩拳”
10月15日上午,花旗集团拟在华设立全资证券子公司的讯息在市场中发酵。随后花旗集团在一份电邮声明中回应表示,将持续关注和评估新的业务机会,以期更好地服务客户的金融需求,但对于拟设立全资券商的计划细节并未过多透露。
花旗并非是近来唯一有望在华设立全资券商的外资机构。更早之前,法兴银行中国区全球市场负责人公开表示,其已放弃在华设立合资券商的计划,转而组建一家全资子公司。“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们将在中国进行更多的投资。”
在此之前,外资机构入华开展证券业务的路径主要以合资券商或合资控股券商为主,而此次花旗、法兴等机构一反常态主张申请全资机构,主要与监管政策的悄然松动有关。
2019年10月11日,证监会表示,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证监会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法兴银行的公开表态也印证了这一逻辑。“现阶段正在研究在中国设立证券公司的条件,这主要鉴于中国方面最新公布外资可以从2020年12月后开始全资控股在华证券公司。”
“如果能够实现全资控股,更多外资机构可能会选择这条路。”北京一家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
本土化挑战仍存
继去年证监会政策层面放行外资控股境内券商后,不少外资机构已在控股合资券商一事上持续发力。
目前,已有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和野村证券三家外资控股券商获得批复,另据证监会网站披露,星展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大和证券、海峡证券等与境外机构相关的券商设立或控制权更换审批事宜处在排队进程之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谋求全资控股券商可能仍是不少外资机构的选择。
“达到控股比例还是一种相对妥协、折中的方案,不少外资机构可能最终会进一步增加持股,达到全资控股的地步。”前述非银分析师表示,“这主要与中外股东在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上存在潜在冲突有关。”
事实上,业内此前的确鲜有业绩较佳的合资券商,以2019年上半年为例,据中证协内部通报的131家券商业绩排名显示,摩根士丹利华鑫、瑞信方正、东亚前海、汇丰前海、中德证券等多家合资券商均在百名以外。
这一方面与合资券商大多为一些券商的保荐承销子公司有关,例如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中德证券、东方花旗、高盛高华、瑞信方正证券等多属此类,另一方面则源于中外股东间的难于磨合。
“股东之间在文化等方面的磨合难度,会影响合资机构的展业效率,许多事情在中方股东看来可以做的,但外方股东会有所顾虑。”一家与外资机构合资设立券商的母券商人士坦言。
此外,如果当前部分外资机构试图从“控股一家合资券商”起步,未来在试图全资控股时也有可能面对新的阻力。
“对于外资来说,一旦设立合资券商如果做得不好还比较容易,如果合资券商做得好,未来为了实现全资控股拿回剩余股份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和程序明显是更高的,这个时点下,不排除有更多外资机构会选择等待政策实施后再申报设立全资机构。” 上述分析师表示。
但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即便有条件在华拥有全资证券子公司,也可能面对不小的本土化考验。
“外资机构需进一步了解国内资本市场,和国内的客户、投资者、监管部门打交道,如果在合资券商中,可以通过中方股东的资源禀赋尽量做到本土化,但如果独资设立子公司,那么这些种种都是需要外资机构独立去面对的。”上述分析师表示。
“比如在日常的机构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可能针对不同业务存在特定的窗口指导,这个在成熟市场国家是不多见的,外资机构失去了合资的保护屏障,能否适应这种监管文化,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上海一家券商投行人士指出。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html/society/2019/1016/2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