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经济网 时间:2025-03-31 18:02
五年前元豹邀约,而今我如约而至。仲春的温暖午后,林田村的山岚还裹着几分宋时的青黛,我伫立在林田古茶树下,恍若指尖摩挲着泛黄的《仙游县志》,纸页间忽而跌落一片九条茶叶,蜷曲的叶脉里,竟藏着千年光阴的褶皱。
传说总爱在仙游的山坳里生根。北宋的岩里寺,尚安祖师那杯误入茶魂的山泉,让九条茶的灵性在肠胃熨帖的温热中苏醒。九片嫩叶,原是佛门普渡众生的慈悲计量,却淬炼成“遇盐方显真味”的茶中谶语。我曾在昭灵宫的残碑上窥见端倪——那些被香火熏染的铭文,分明记载着南戏里才有的传奇:进京的举子怀揣茶包翻越戴云山,盐罐与茶篓相击的清响,惊醒了古道旁沉睡的凤凰木。
过午穿行在九叶茶公司的晒青场,恍若踏入时空叠影的秘境。三百岁的古茶树虬枝如铁,新萌的芽尖却泛着婴儿掌心的柔嫩。市级非遗传承人陈元豹师傅的手,早已被茶碱染成青铜色,翻炒杀青时似在演绎一部茶道《广陵散》。他说九条茶最讲“三魂七魄”:晨露是魂,盐粒是魄,古法炭焙时非得念着《金刚经》方能锁住药性。这话让城里来的茶客直呼玄妙,却不知林田村的炊烟里,本就飘着《茶经》未载的偈语。
在陈氏贡茶馆,城里的茶客与元豹聊起了九条茶的前世今生。他捧着青瓷盏的手微微运转,盐粒坠入茶汤的刹那,竟有梵铃般的清音。“这是唐朝茶道里失传的‘盐引’古法啊!”他的惊叹溅湿了玻璃茶盘,窗外正有三两村妇挎着竹篓上山,背影与宋代壁画里的采茶女渐渐重合。陈元豹翻开新制的茶样检测报告,突然指着其中一行笑道:“这茶多酚含量,倒是暗合《梦溪笔谈》里‘酸茶入肝经’的记载。”
山风掠过凤林宫檐角的铁马,叮当声惊起茶山深处的白鹇。宝源寺的钟声漫过来,将九条茶的故事揉进更深的春色。寺里的残碑记载着禅茶相生的往事,北宋匠人修寺时焙出的第一篓九条茶,原是沾了香火气的无心之得。而山脚下的蜿蜒山路正如一条茶梗,蜿蜒伸向深山苍翠的远方。山民们踩着绿水青山的碎屑攀援而上,竹篓里盛满雀舌般的嫩芽。蜷曲的叶片泛着铁锈色光泽,像是被时光淬炼过的青铜器残片。我总疑心这山岚深处藏着千年未启的陶瓮,那些北宋年间的茶香仍被月光封存在岩隙之间。
而今在公司茶坊里我亲眼目睹古法——发酵时的茶青如沉睡的蝴蝶,在竹匾上渐次舒展羽翼;揉捻的力道更像春风拂柳,待茶汁渗出经络,方知这绿叶里裹着整座林田的晨昏。我禁不住地端起茶桌上青瓷盏,入口是咸橄榄的况味,喉间却泛起回甘,仿佛山泉在舌苔上凿出蜿蜒溪涧。抬头望着书架上《茶经》,残页间夹着光绪年间的契约,墨迹里依稀辨得"茶青二十斤,换谷三石"的字样。作坊梁木已呈深褐色,渗进木纹里的茶香,该是百年前某个春夜的馈赠。
炭火噼啪,盐罐轻响,茶汤在壶中翻滚,又是一季新茶香。此刻我想:"这茶啊,像极了人生——不经揉捻,怎知回甘?"那些即将消散的制茶口诀,是否正化作山间流云,等待某个虔诚的手掌重新接住?挥手告别陈氏贡茶馆刹那,我脑子里忽然漂起一串字符,这千年茶脉终究不会断绝。只要还有人记得往茶汤里撒一撮盐,九条茶的故事,便永远能在唇齿间苏醒。(郑志忠 文/图)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上一篇:低空经济十大高价值方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