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经济网官网

海峡经济网

首页 > 产业 >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化身“冰立方”史无前例 水与冰自由转换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时间:2022-02-09 10:12

在北京冬奥会首场比赛——冰壶混合双人循环赛上,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完成了冬奥首秀。除了精彩激烈的比赛,现场满满的科技感也赢得了观众连声赞叹。


作为“双奥”场馆,“冰立方”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它在水冰自由转换之间,体现了建筑与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凝结了设计者、建设者、运营者等多方智慧,最终实现场馆华丽升级。


留住“水”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夜。“冰立方”绚丽的外表吸引着前往鸟巢观看开幕式的观众驻足拍照。明月弯钩,冰莹流淌,“冰立方”在色彩变换中散发着现代感、未来感。


作为北京冬奥会第一个实现完工验收的改造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地提出“水冰转换”的“双奥”场馆改造方案。从一开始的异想天开到步步推进变为现实,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传统的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都是在永久的混凝土地板上制冰形成。据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在当时申办冬奥会的方案中,也曾计划在“水立方”里建造永久性混凝土冰场。“然而,舍弃泳池对大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杨奇勇回忆说。


“水立方”专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建设,见证了跳水、游泳等多个项目刷新奥运会纪录。10多年来,“水立方”带来了持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泳池一旦废弃,就意味着要放弃“水立方”的夏奥功能。


想要实现在短时间内变身“冰立方”,又不破坏原有状态,就得在游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改造思路是,首先把泳池里的水抽干,然后在泳池内搭设可转换架体。


“建筑从一开始就要考虑以后多种功能的发展空间,商业建筑是这样,奥运场馆更是这样。”从事建筑设计的刘颉女士告诉记者,国家游泳中心从“水立方”到“冰立方”的自由转换高度契合了绿色共享的办奥理念。


造出“冰”


冰壶比赛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对场馆设施条件要求很高。表面上看,运动员在赛场上一靠吼、二靠“擦地”,就能做到让冰壶“指哪打哪”。实则不然,冰壶运动精细至极,这种极致就体现在冰面上。用参与“水立方”改造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郑方的话来说,这冰非常“敏感”。


北京冬奥会的冰场,需要的是世界上标准最高、技术要求最严格的冰。“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关键环节就是制冰。为此,国家游泳中心专门安装了室外制冷机组。为满足水上运动和冰上运动对环境的不同要求,项目团队还运用冰场环境智慧调控平台,集成制冰系统、除湿系统和空调系统。这一“中枢”实现了场地环境温湿度分区控制,从而保证了“比赛用冰不融化,观赛群众不寒冷”。最终,通过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国家游泳中心实现了水冰自由转换。


2019年底,“水立方”第一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耗时近60天;2020年12月,第二次转换的结构搭建用时20天;2021年10月为测试赛准备仅用13天就完成了冰面制作。


据了解,新加的制冰机组位于场馆室外东侧,室外机组如何与室内管线相衔接?项目团队对设备安装做了大量深化设计工作,还与厂家一道开展相关实验,对制冰机组参数、配置进行优化,为后续安装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


“水立方”作为游泳和跳水等水上运动项目的比赛场馆,赛时环境是高温高湿;变身为“冰立方”后,实现了冰壶比赛所要求的低温低湿,靠的是改造后的除湿系统。中建一局“冰立方”项目经理刘军如此形容:“场馆的除湿系统就像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一样,源源不断地将干冷空气送入比赛大厅,并将大厅内的湿热空气带出去,从而满足冰上项目对环境的要求。”


建“骨架”


建设大型“水冰转换”场馆并无先例可循。“水立方”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实现转换,这相当于在既有建筑内施工,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不少环节是难啃的“硬骨头”。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根据改造方案,国家游泳中心改造涉及建筑、结构、防水、膜维修等工程领域,约70个独立施工区,改造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不像装修毛坯房那样简单明确,而是要在保留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光是设计方案就来来回回不断优化。刚开始的前三四个月,我们几乎啥都没干,就是精心摸排场馆设施,避免施工时产生差错。”聊起当初项目建设时的情况,刘军记忆犹新。直到与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们一起研究探索实验,最终的设计方案才逐渐浮出水面。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压力大。改造项目团队一门心思扑上去,高质量地实现设计效果。


如何保证冰面在稳定牢固的同时,还能达到冬奥会比赛要求?秘密就藏在冰面之下的可转换钢结构中。这副“骨架”,由2600根薄壁H型钢和1570块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组成。


“在泳池里‘搭架子’并不简单。”刘军说,为了保证“水冰转换”过程安装快、精度高,每个构件都有自己的二维码,以便通过数据模型精准控制。


看似简单的工序,对施工品质要求极高。以制冰基础层施工来说,作为支撑冰面“骨架”的一部分,首先要在混凝土预制板面上铺一层PE膜,然后再铺两层挤塑保温板,保温板之上再铺一层PE膜和抗滑移层,最上一层便是制冰管架。


2020年11月,国家游泳中心完成了场馆改造工程。“水立方”在建设者们手中旧貌换新颜,不仅与原有建筑严丝合缝,而且达到了奥林匹克赛事要求。


“冰立方”里一场接一场的精彩比赛正在进行。因奥运始,也因奥运兴,国家游泳中心这座目前世界上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在奥运建筑史上留下光彩华章。(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html/society/2022/0212/30083.html

打印 分享到

>>图片 · Phot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