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时间:2017-04-13 19:29
在去年网贷重要监管文件《P2P网络借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由于“限额令”的存在,20万以上的个人借款项目和100万以上的企业贷款项目将涉嫌违规。此后,大额企业贷款、供应链金融等资产销声匿迹,P2P网贷行业从资产端“百花齐放”的局面迅速变为车抵贷、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的“三驾马车”。
而其中车抵贷又是“三驾马车”中最受瞩目的资产类型,对平台来说,转型车抵贷似乎成了合规监管下的救命良方,半年间,数百家平台转型车抵贷业务。对投资人来说,车抵贷是深受信赖的经得起考验的投资选择。但与此同时,车抵贷也是“护城河”很深的一种业务模式,业务模式涉及到线下,有着天然的复杂性,投资人甚至是行业媒体都很难了解到真实的车抵贷业务。
近日,一部首次完整记录P2P车抵贷业务的纪录片《我在中国做P2P》在投资人中引起了很大反响,通过记录车贷借款人在行业知名平台人人聚财借款的全流程,纪录片挖出了车抵贷火爆背后的秘密。
揭秘线下场景:以效率换来的风控优势
车抵贷行业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广告词,“有车就能贷”。但在现实中,是不是真的“有车就能贷”?
纪录片中出现的人人聚财业务经理孙晓玲给出了明确的否定答案,“一些车贷平台只要有车就能放贷,这样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不检验借款人本身的资质和还款能力,只去做车的风控,就会出现高坏账率。”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车辆评估之后,借款人需要经过面审环节平台才能决定是否放款、放多少款。在面审环节中,人人聚财的面审员详细考察了借款人的身份资质、负债情况、收入状况等等,来排除欺诈风险,保证借款人有足够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这个特色的“面审”环节,可以说是车抵贷坏账率低于网贷行业平均水平的“独门秘籍”。这正是车抵贷与消费金融或信贷的不同之处,由于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车辆评估必须在线下进行,在传统观念中,这是车抵贷业务的一个致命劣势。“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金融和信用贷款,绝大多数都采用了纯线上的模式。只需填写少量信息,借款项目就能迅速通过审批放款,单个客户的服务成本极低。但车抵贷就没这么容易了,就拿视频中出现的平台人人聚财来说,在全国有120家线下借款门店,5000余名线下员工,每个借款客户都要经过10余个环节才能最终放款。相比于纯线上的信贷来说,严重“浪费”人力的车抵贷业务可谓效率低下。一家新成立的信贷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刷出很好看的高交易额数据,但车贷平台只能一家一家开线下门店扩张业务。
然而车抵贷看似“低效、浪费”的业务流程,却带来了对风控来说无比珍贵的场景——线下接触借款人。通过“车辆评估+资料查验+面审+实地考察+总部审核”的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风控手段,车贷平台为劣质资产设立了重重的“防火墙”。线下接触借款人让伪造身份欺诈的成本变高,经验丰富的面审员对借款人的负债情况、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等进行摸底,就算真的出现了借款人无法偿还的情况,还能通过GPS追查车辆进行变卖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据人人聚财官网披露,其坏账率长期控制在1%左右,车贷行业中的领先平台通常也可以控制在5%之内,相比之下,信贷平台则动辄上两位数的坏账率,此前媒体甚至曝光了现金贷行业超过30%的平均坏账率。
还原借款人群体:车抵贷投资人的钱投给了谁?
“我们的借款客群主要是40岁左右,学历大专及以下,在三四线城市做小生意的个体工商户。”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说道。
纪录片中 的两个真实借款用户都是如此,借款人周先生是一个包子铺的老板,他借钱是为了新开一家包子店,另一名借款人孟小姐开着一家汽车美容店,她想把借来的钱用来买新设备。
孟小姐和周先生这样典型的车贷借款人,是三四线城市民间经济中流砥柱的力量,但他们恰恰同时是融资“困难户”。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往往没有雄厚的资金储备,出于扩大规模、周转资金、购买原材料、应付意外开支等等的目的,融资需求非常旺盛。做线下业务的小生意人普遍现金交易占比很高,交易不过银行的账是普遍情况,往往缺乏甚至根本没有征信记录,很难满足传统金融中高高在上的融资门槛。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有着良好还款能力、老实本分、最需要频繁融资的优质借款人,却是传统金融体系覆盖不到的盲区。也正因此,民间高利贷、企业之间的私下拆解等民间金融行为才会存在土壤。
互联网金融在几年前介入车抵贷行业后,逐渐激烈的竞争使借款端的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从早先11、12年的月息5分以上,降低到了现在的月息2分上下。P2P车抵贷可以说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了小微个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是国家提倡的“普惠金融”最贴切的践行者。再加之其天然的合规和风控优势,P2P用户值得选择实力强业务规范的车抵贷平台作为长期持有的理财资产配置。
P2P网贷乃至互金行业都应该秉持与车贷行业相同的使命,让小微有尊严融资,给理财以优质资产。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html/society/2017/0413/2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