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时间:2023-04-28 18:06
“做生意要讲究分的,你不给人家分点利,人家凭啥帮你?”
这是《狂飙》中,高启盛代理小灵通时说出的,贯穿了高家崛起历程的生意经。事实上,这也是现实世界通用的商业伦理——合作共赢,零售行业尤甚。
比如,在设置让利上,天猫美妆个护和家电的佣金费率,会随着商家GMV(商品交易总额)体量扩大,阶段性下调;京东同样如此。
美团、淘宝给予商家流量池,允许商家建立粉丝群,在关注页发布内容,让消费者像刷朋友圈一样,看优惠、上新信息,流量沉淀在商家那里。
甚至一些公司将理念刻在了骨子里,如阿里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滴滴倡导“只有服务好司机,司机才能服务好乘客”。但到了拼多多这里,故事就不一样了。它以极致的节奏,经营着合作伙伴。在流量分配上,相当冷漠:谁卖得便宜就给谁流量,商家跳楼价、吐血价甩卖,博来的流量又进了自己兜里。
出现购物退换货时,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献祭”商家,一边倒地讨好消费者,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己都说过:“所有的罚款都是赔付给消费者的。”
如此不讲究“分”,按理是没朋友的,但现实是,拼多多血赚。
数据显示,和部分电商在抖音、快手冲击下出现商家出走不同,拼多多仍有大把工厂、经销商不断涌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拼多多商家的MAU(月活跃用户数量)和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甚至在2022年极端行情下,拼多多业绩表现最佳,成为年度“中概之光”。
如此经营合作伙伴,怎么就成功了?继续这种经营哲学,会影响拼多多的长期价值吗?资本市场会如何思考这一商业伦理和企业长远未来关系呢?
既是救赎者,也是猎杀者
“原来工厂直销也就10%左右,现在占比已经达到25%至30%。”这是义乌市某化妆品公司负责人,对其工厂近两年出货结构变化的描述。事实上,这是整个零售行业的缩影。从服饰的安踏、李宁,再到家居行业,都在向直营模式侧重。
之所以会这样,在于轻工业工厂过剩下,企业在传统产业链(经销模式)中的议价权越来越小。早在2016年,关于低端制造业“极端被动”的分析就开始见诸报端,比如有文章提到一个细节:一次因为劳务成本提升,某厂长试着跟经销商谈涨价的事,结果对方一句话扔过来:爱做不做,扔到广西去做,1.65元(比成本价仅高5分钱)就能拿到货。
近几年,随着世界工厂中心转移到越南、菲律宾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地方,国内轻工业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数据显示,2021年,家得宝、宜家家居等从中国进口家具减少13.5%,从越南进口攀升37.2%;汽车轮胎方面,美国从中国进口减少28.6%,从越南进口增至141.7%
压力面前,电商平台M2C(直供)模式无疑是中小厂家救命稻草般的存在——无须像安踏那样构建直营体系,就能绕过中间商,腾挪生存空间。
拼多多以此起家,以今年年货节为例,能做到联合全国各省份上千个地标产区,从供应源头发货。
淘特则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汇聚了超200万个产业带商家、50万个工厂、超30万个外贸工厂入驻。
京东去年“双11”提出:未来3年内,京东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带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推动产业带供应链发展。
如此一来,有了各大电商平台的背书,中小厂家的生存问题大概率迎刃而解。
但事实是,工厂在价值链中的议价权仍然极小——以往是经销商任性压价,随意换供应商;现在是消费者极致比价,厂家主动内卷。
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消费者信息差越来越小,厂家只能以统一的价格和同行竞争,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另一方面,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厂家只有在各个平台打广告,才有被看到的机会。然而即便如此,厂家对平台的依赖度依旧很大。
如苏州一家面料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订单比去年同期又减少了20%—30%,和利润单薄相比,没有订单才更可怕。
浙江某服饰公司董事长也说道:“即便都是没利润的订单,工厂还是在接,为了维持工人有工资拿。”
换言之,即便可能会陷入竞争修罗场,但只要能帮助迅速打开销路,厂家也乐意至极。
可问题在于,电商平台可能不这么想。去年以来,绝大部分电商都有一个特点:瞄上了高端化产品。
以阿里来说,去年4月全球速卖通举行的商家发布会中提到,整个财年内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加速优质商家高质量发展。
唯品会更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一直在更新品牌组合,以新的时尚和更高端的品牌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转变的背后,是主流电商平台试图通过品牌高端化,腾挪出更多的“过路费”空间。毕竟,从天猫、淘宝的佣金货币化率来看,前者要比后者高出很多。
而这样一来,中小厂家在这些平台的生存空间无疑会被挤压。基于此,任何能为它们提供渠道的平台,大概率都会受到追捧。
就目前的电商行业看,中小厂家的救赎者是拼多多。数据显示,相比其他电商平台以品牌为主的结构,截至2022年9月,拼多多上的非品牌商品占比约60%。
当然,拼多多也不是做慈善。毕竟黄峥曾说过:“做商业不去赚钱,我觉得是不道德的,应该按照商业的逻辑去做一个本分的商人。”
在拼多多上,价格越便宜,给到的流量就越大。甚至其营销工具,鼓励商家通过低价内卷,将同款爆品拉下马。
比如,有商家在社交平台吐槽:“今天竞争对手便宜一元,没两天你的流量就没了。”
如此机制,将厂家的生产效率和营销能力压缩到了极致,导致往往只能集全店精力打造一个产品。
而借此爆款逻辑,拼多多得以迅速做大GMV。
与此同时,拼多多还在弱化厂家培育私域流量的可能性。比如,淘宝、京东都将订阅关注的商家动态放在一级入口,而拼多多根本无此选项。
甚至从上线至今,拼多多始终没有上线购物车。这对于单个商家而言,消费者同店凑单的可能性被堵上了。
一方面防止商家沉淀流量,另一方面平台还通过不断加强短视频、游戏等沉浸机制,将流量进一步集中在自己手里。
如此一来,商家若要持续获得流量,除了低价内卷,只能不断向平台留下买路钱。
而拼多多刀刀见血下,赚得盆满钵满。
2020年之后,拼多多的货币化率明显提升,助力其营收持续高增长,甚至跑赢了京东、阿里。
总的来说,轻工业工厂过剩的背景下,拼多多作为中小厂家为数不多的退路,救赎的背后隐藏的是猎杀本质,利用低价和内卷,充分调动商家之间的竞争,坐收渔翁之利。
无形之手佛系管理,
拨动多边博弈
拼多多在2020年社区团购打得最激烈时,讲述了一个新故事:轻量玩法撬动重资产赛道。
黄峥在拼多多6周年内部讲话中提到:面对美团优选、橙心优选等强势对手,多多买菜的组织需要更加灵活,这个业务被允许自下而上地创新。
事实上,这个策略并不难理解,别人在用传统采购模式,按部就班做选品、比价的时候,拼多多以招标,价低者胜出模式,轻松跳过比价环节;别人费心建立网格仓加盟标准,规范流程管理时,拼多多则降低加盟门槛,结果导向考核加盟商,进行筛选。
也就是说,相比别家强管理模式,拼多多更采取弱管理策略,充分调动积极性,甚至让商家“内讧”,自己坐收渔利。
有团长表示,相比来说,多多买菜真的很便宜,基本是菜市场价格的一半。
当然,之所以能调动竞争,在于农产品供给和轻工业工厂类似,也存在销路难题——比起烂在手里,农民和经销商宁愿压价卖出。
而这样的经营哲学,不仅存在于生鲜买菜,更存在于其基本盘电商。
从商超到电商,零售行业有了两个标志性改变:一是搭建起产品评价体系,有了第三方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商品;二是可以通过建立纪律规范,对商家和消费者进行约束。
就评价体系而言,从大众点评和亚马逊的经验来看,建立的先决条件是真实有效的消费体验分享。滴滴2015年新增匿名评价机制,淘宝2022年升级评价规范(强化与产品特征相关的关键词标签)等,都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进行更真实的评价。
而纪律规范上,一方面,在商家端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比如,商家在抖音的信誉分过低,有可能会被清退;在淘宝上星级过低,就无法享受运费险等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在消费者端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举例来说,滴滴上三星以下的顾客,司机可以任意取消订单;美团上信用分过低的,无法享受美团互助和信用买单。
这样一来,前者提高了信息整合效率,后者降低了双边信任成本,从而通过打造公平交易环境,让买的更放心,卖的更省心。
但拼多多的打法,却与之相反。
评分体系上处处是平台引导的痕迹:只显示好评和标签;只保留近90天的评价(其他平台是半年);未评价订单,到期自动默认好评(其他平台对此不计评分)。
如此一来,消费者看到好评的概率大大提升,很大程度催化了迅速转化,爆品由此产生。
纪律规范方面,拼多多几乎是甩手掌柜。
商家端信用分缺乏约束力,等级下降只影响流量,最低等级也仍有40%—50%的流量支持;消费者端则完全没有等级划分,无论正常还是恶意纠纷,一边倒地偏向消费者。
如此一刀切的模式下,不仅内部管理省心省力,而且本就处于上风的拼多多,对商家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充分调动商家和消费者博弈,赚更多的买量钱。
与其他平台佣金是核心收入来源之一不同,拼多多80%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总的来看,与其他平台的强管理干预相比,拼多多的无形之手指导,似乎经营效率更高。
但众所周知,无形之手虽然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却很难解决交易中的公平问题。
以早期同样佛系运营的快手为例,普惠的经营理念,一方面给了创作者足够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契合下沉市场用户诉求,形成了独特的老铁文化。
然而老铁文化盛行,导致头部主播固化,新人很难出头。久而久之,大主播甚至能钳制平台。
拼多多目前也出现了类似乱象。一边,商家控诉拼多多的规则“一边倒地偏向消费者,不顾商家死活”;另一边,小红书、微博、百度等平台上,随处可见关于拼多多的薅羊毛教程。
商家不堪重负下,开始有撤退现象。2022年拼多多商家版APP多次出现月活跃用户数量环比下跌的情况。
而一旦弱管理下的不公平现象横行,平台要想再用有形之手监管,就没那么简单了。
以快手来说,2019年年中,其联合创始人宿华、程一笑提出:快手要改变佛系的态度,开启战斗模式。转变锚定的是内部组织松散,以及平台过度佛系运营下头部主播做大的问题。
但随着监管日趋严格,平台经历了持续的阵痛。比如,头部主播动辄放言威胁快手,甚至屡屡出走平台。
总的来说,轻工业工厂过剩背景下,拼多多在经营管理上同样不走寻常路,一刀切模式当然更省心省力。但站在商家角度,或许更喜欢规则明晰、奖罚有度,能打造长效机制的平台。
结语
20多年发展下来,电商作为基础设施,已经深入消费者和商家的内部。而在这个由少数人制订规则的世界里,平台往往面临着商业伦理的选择是“藏富于民”,还是“竭泽而渔”。
近几年,轻工业工厂过剩的大背景下,拼多多作为中小厂家为数不多的退路,议价权不断提升,一方面利用低价、营销内卷,调动商家之间博弈,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侧重无形之手佛系管理,让商家和消费者博弈,收获了高经营效率。
但长期的极致运营,让拼多多呈现“怪状”——消费者利用倾向性明显的规则,常常恶意又不小心地占便宜,商家敢怒不敢言。
或许,这种怒,短中期内基于双方地位的悬殊不会爆发,但未来5年、10年呢?“灰犀牛”如何演绎,是长期投资者亟须审慎评估的课题。(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里表外)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上一篇:拼多多,让谁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