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经济网官网

海峡经济网

首页 > 资讯 >

从经济半年报中读广州:三个信号、两个预期!

海峡经济网   时间:2021-07-27 12:44

202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5.2%。

这是广州经济社会交出的半年“成绩单”。这份佳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意外是因为,上半年经济活动本应最活跃的5、6两月,广州经受了疫情冲击,结果还是保持了可观的经济增幅;情理之中是缘于,广州将疫情层层压实防疫责任,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工业、服务业生产并未停滞,大部分时间的经济高增长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

“如果排除今年5、6月疫情的干扰,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表现会更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库学术委员董小麟观察到,“就目前的情况预判,广州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依然会有好的前景。”

7月23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详细披露了全市经济运行的有关数据。从中,我们发现了广州上半年能够“加速跑”的内在动力,找到了下半年广州经济走势的动向趋势。

1、科技种子到了结果的时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速

长久以来,广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有道是“烈火见真金”。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广州此前种下的科技“种子”,已经陆续结果了。

支撑GDP上涨的因素中,新兴产业功不可没。

上半年,广州“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082.84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2%,比202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33.9%。

广州这么大的经济体量,经济增长超过1/3的动力来源于新动能,这是非常可贵的。

具体到工业生产领域,高技术制造业增势同样可观。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0%,占比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33.4%,两年平均增长16.4%。

“此类产业增幅显著,得益于广州善于把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即制造业的存量调整和优化,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量提升比较圆满地结合起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谈到,广州能够顺应市民对电子商务和智慧城市服务的需求,从而在疫情背景下依然实现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快速的增长。

尝到了“科技硕果”的甜头,广州仍在继续深耕科技沃土。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加快蓄能。突出体现为,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多、势头猛,同比分别增长1.2倍、37.9%和25.0%,反映出新产业发展后劲足。

此外,广州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0.1%;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8.7%,比上年同期、2019年同期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比扩大,科技成果在全市工业发展应用步伐加快,工业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迈进。

2、服务业已有防疫“抗体”

日均快递业务量2500万件已成常态

当疫情杀出“回马枪”,就以往经验来看,服务业所受冲击往往最为显著。由此,人们难免会为服务业的数据“捏一把汗”。

结果令人欣喜:1-5月(错月数据),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049.24亿元,同比增长31.8%,两年平均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倍。规模以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9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

总体上来看,5月下旬发生的本轮疫情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短时间内对局部区域及部分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对住宿餐饮、实体零售、交通运输、文体娱乐业、商务会展等集聚性消费、服务性行业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广州的服务业之所以能够承压,大体有三方面原因:首先,5月当月有“五一”黄金周作支撑,一定程度上能兑掉5月底的疫情冲击;其次,广州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划定封控、封闭区域,以“街道”为单位,将疫情影响尽可能缩到最小范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逆势增长行业呈现出较大的对冲作用。

数据显示,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8%和1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受疫情检验检测需求大增带动两年平均增长15.3%,超过70%的企业工资总额实现同比增长。

特别是在本轮疫情对实体消费有所冲击的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新型消费畅旺发挥了重要对冲作用,日均快递业务量2500万件已成常态,现代物流业发挥保供应作用,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近30%。

“广州市的服务业也在经历转型升级。信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等行业在疫情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对于广州市这个传统服务业中心向现代服务业基地升级意义深远。”林江坦言,经历去年疫情的历练,市民的新消费需求被激发,形成了服务业的“抗体”。

3、广货“出海”折射生产稳健

全市商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8%

“千年商都”广州,经济脉动与商贸往来息息相关。

上半年,全市商品进出口总值5323.1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8%。其中,出口3162.5亿元,同比增长36.7%;进口2160.6亿元,同比增长12.6%。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0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

出口形势可观,揭示了在广州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位势,在国际分工迈向全球化的时代,广州成为重要的出口点,是因为这里完善的供应链及其服务。

正如广州专业市场商会会长邵建明所言:“广州拥有596家专业性强、辐射范围广的专业批发市场,集聚了大量完整供应链。无论哪一种商品,生产、销售、运输等全流程都可以在广州一站式解决,并且流程基本可以达到最短。”

进口增幅不俗,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广州企业正在加快生产,进口原材料和设备的势头或许比我们预估的还要好;二是广州市民自去年疫情发生后,消费意愿持续上升,包括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也在上升之中。

“要使‘广货’形象继续在国际上提升,广州还要继续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为企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从而让企业可以部分对冲因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运营成本上升的压力。”林江指出。

从另外一组数据——货运量,同样可以看出广州企业的稳健运营。上半年,全市完成货运量4.74亿吨,同比增长18.9%,比2019年同期增长4.0%。从3月开始,广州铁路货运量累计增速保持30%以上,6月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当月铁路货运量环比仍实现3.1%的增长。

货运的产生源于企业生产。其中的“铁路货运量”更是可以成为判断经济真实走向的依据。这是因为煤炭、焦炭、钢铁和矿石等大宗货品通常是铁路的大客户。铁路货运量的增加,说明经济持续增长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生产的持续进行。

■预期1

出行与市场的信心都回来了

展望未来,广州各领域都流露出信心复苏的迹象。

——投资信心回来了。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同期低基数的基础上,呈现快速恢复性增长,2月、3月、4月和5月同比累计增速都超过30%,上半年同比增长26.5%,两年平均增速也达到13.3%,总体呈现“量增、质优”的特点。

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3.2%,处于高位运行。其中民间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倍和1.1倍,反映出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充满信心。

——市场信心回来了。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中,企事业单位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贷款3050.13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70.9%。金融业在上年同期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增势稳定,实现增加值增长6.5%,发挥了稳定支撑作用。

“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增幅可观,一定程度上显示市场的投资信心正在恢复之中。”林江表示,“广州金融机构的整体实力强,也成为市场主体愿意持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基础性条件。毕竟,金融机构在商言商,也是在寻找更多更好的业务机会。”

——出行信心回来了。1—5月,广州铁路、航空客运量累计增速逐月走高。6月,广州市加强人员出行管控,铁路、航空客运量出现明显下降,当月铁路、航空客运量分别仅约为5月的1/5、2/3,机场吞旅客吐量不足1—5月月均吞吐量的1/4。

但整体而言,上半年全市客运量1.11亿人次,同比增长52.4%,依然比一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随着本轮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市民疫苗接种率提高、全国首个国际健康驿站落地广州,当前铁路、航空和白云机场客流均恢复良好,市民出行信心亦将加快恢复。

——消费信心回来了。这源于广州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10元,两年平均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7元,两年平均增长10%。

“广州要利用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加强国有商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以包容性文化吸引国内外消费,拉动文化消费。”董小麟建议。

■预期2

下半年将比上半年更看涨!

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何如?半年报已经埋下了伏笔。

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院长江浩分析指出,从上半年数据可知,广州的高端产业发展仍有后劲,传统产业转型有动力,重点项目对城市更新带动作用明显,本土产业内生发展动力旺盛,数字经济促使工业化信息化“两化”快速融合,整体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上半年,广州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投资额超800亿元,同比增长85.8%。“城市更新全面深化政策推动了固定资产大幅投入,说明广州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正在进入高度互动互促阶段。”江浩提到。

据江浩预测,下半年关于发展“内循环”的大量政策,将倒逼产业链变粗、变短,大量产业项目就地、就近、重度、垂直整合的情况将更加明显。“改造项目的建设速度要跟上产业落地需求,旧村改造要注意产业腾挪和防止产业过度外溢。”江浩说。

在市场产业方面,林江则保持审慎乐观。他表示,尽管市场的信心在持续提振,但“市场主体的活力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还言之尚早。

“接下来,政府要继续进行适度调控的管理方式,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同时,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从市场化的导向出发,持续扩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范围和领域。”董小麟建言。

从更大的宏观层面而言,董小麟判断:“广州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依然会有好的前景。”

一方面,广州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足够的,就客观规律而言,下半年的经济增幅一般也会比上半年更大。另一方面,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很多重点项目陆续开建,也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正向影响。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roll/2021/0727/29715.html

打印 分享到

>>图片 · Phot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