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经济网官方网站

海峡经济网

首页 > 新闻 >

纪念金银币名不符实?平安银行电话营销遭客户质疑

新浪财经   时间:2020-03-09 16:59

被投诉机构:平安银行

  投诉内容:电话营销存在虚假宣传

 

  投诉入口:【黑猫投诉平台】

  相关专题:【金融维权 我们帮你】

  近年来,随着离柜率不断攀升,银行触达客户的方式正从实体网点转为线上或自助渠道,特别是电话营销受重视的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加强。近日,黑猫投诉平台收到了多位消费者对平安银行的投诉,投诉银行电话营销存在虚假宣传,推销的产品名不符实。

  业务员电话推销“纪念币”

  2019年12月12日,广东陈先生接到平安银行业务员打来的电话(95511),向他推销“建国70周年熊猫纪念金银币”。禁不住业务员的营销“攻势”,陈先生在电话中答应购买一套。挂断电话后,陈先生发现平安银行信用卡即被刷了8800元,同时办理了12期分期。

  陈先生对新浪金融曝光台表示, “业务员在电话中称平安银行只拿到了限量的50000套,纪念币用纯金纯银打造,每枚含黄金和银各15g,年增值率保持在20%-30%之间,行情好的话二年能翻3倍。我当时觉得挺划算,就答应了购买。”

(陈先生收到的“纪念币”)

  (陈先生收到的“纪念币”)

  今年1月2日,陈先生收到银行寄来的纪念金银币,在查看产品证书时陈先生发现了问题,这套纪念币与平安银行业务员推销时的描述严重不符。“平安银行业务员口中的纯金纯银币,不过是在纯银币表面有一个镀金层,纪念币上既没央行标志,也没面值,就是一套工艺品。” 陈先生说道。

  “纪念币”名不符实、价格虚高

  陈先生马上联系了平安银行官方客服要求退货。陈先生对新浪金融曝光台表示,“客服说可以到附近的交易市场自己出售,并且市场价不会低于购买的价格。然而我跑遍附近的交易所与网上收藏网等,价格都是2000到3500元,远低于购买价格。后续我再致电客服要求退货时,对方均含糊其辞,回避问题。”

(陈先生与在线客服沟通截图)

  (陈先生与在线客服沟通截图)

  根据陈先生提供产品证书编号,新浪金融曝光台在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官网查询到了这款产品备案信息:该产品为银制品,一套10枚,每枚重量为30克,贵金属检测银含量999%,产品备注:《国宝熊猫 同心筑梦》纯银纪念典藏 配蓝宝石 表面有金。很明显,陈先生购买的就是一套银制品。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官网查询结果)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官网查询结果)

  无独有偶,家住江苏无锡的张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2019年9月22日,平安银行业务员通过向其推销大阅兵纪念币,称价值27600元的纪念币,到2020年在贵金属交易中心能卖到3万多。张先生表示,“购买后始终没找到客服所说能出售纪念币的地方,感觉自己被骗了。”

  黑猫投诉助力 1周解决纠纷

  根据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营销人员开展信用卡电话营销时,必须留存清晰的录音资料,录音资料应当至少保存2年备查。平安银行方面肯定留存了业务员向投诉人推销产品时的电话录音,不过新浪金融曝光台未能获得,是否存在违规不得而知。

  2019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列举了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的表现形式,指出银行保险机构电话营销主动呼出存在盲呼扰民问题;向消费者拨打电话或发送宣传短信中,内容存在误导、虚假内容,或提供不准确信息。

  银保监会通知强调,银行等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过,张先生和陈先生多次致电平安银行客服进行投诉,却始终没有进展。今年2月,两人先后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了投诉。近日,陈先生告诉新浪金融曝光台,平安银行客服3月1日电话通知他,同意全额退款;张先生也于2月28日接到了平安银行的退款电话。

  小贴士

  新浪金融曝光台梳理出银行推销纪念币的三个套路,提醒持卡人注意防范。

  1.混淆纪念币和纪念章。纪念币和纪念章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纪念币有面额,由人民银行发行、有国徽等元素,但纪念章没有这些元素。有的银行在推销的过程中就会混合这种概念,使投资者产生误会。

  2.过分夸大纪念币的收藏价值。因为纪念币价值完全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但事实上,有些银行在销售或推销的过程中,会刻意放大其收藏价值和未来的升值价值,使投资者产生误解。

  3.纪念币销售关联信用卡业务。纪念币销售一般会绑定信用卡分期业务,消费者在电话中如果口头同意,会立即被办理分期。

  新浪金融曝光台提醒各位消费者,接到银行客服推销保险、分期业务、贵金属等产品电话时,应谨慎决定,明确表态。如果要接受推销的产品,一定要详细了解产品;如果不需要,则一定要在电话中明确拒绝,模棱两可的回答可能会落入营销“陷阱”。

  (文中张先生、陈先生均为化名)

  (来源:新浪财经)

声明:本文由海峡经济网http://www.hxjjw.com.cn/采编(转载请保留)如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链接:/roll/2020/0309/28089.html

打印 分享到

>>图片 · Photo

1/